人工植牙是利用與骨頭結合良好的鈦金屬當牙根,將它放置在缺損牙齒原來所在的上、下顎骨區域內,用來支撐上方接著假牙的一種治療。人工植體和牙齦連接的部位,傷口癒合後形成近似真正自然牙的牙齦溝。在牙齦組織上皮與人工植體的交界處,牙齦組織上皮細胞以半橋粒構造與人工植體植入體部份相密合。在植體的深部血管供應豐富,植體周圍可見骨膠原纖維形成的網狀結構和骨組織。
人工植牙植體和牙齦連接的部位,被認為是人工植體的大門,同時也是牙齦組織結合較薄弱的部位,細菌及異物易由此侵入,外力也易使此處組織上皮的附著剝離。牙齦組織出現感染炎症,往往是人工植牙種植手術失敗的開端。
一般而言,植體治療失敗的原因包括:
1.人工植體周圍骨整合失敗、人工植體周圍齒槽骨骨質喪失、牙齦組織局部感染、植體斷裂。根本上骨整合人工牙根,是不能與自然牙根相提並論,若在手術過程中發生感染,或長期咬合使用方法不良,就會影響植體和骨頭的接合度,導致人工牙根的鬆脫。
2.不良的口腔衛生不但影響人工牙根植入時的生長,就是在成功植入後,人工植牙能否長期使用也具有關鍵性的影響。牙科植體雖然有很高的成功率(90%),但人工植體也會得牙周疾病,例如牙周發炎、牙周膿腫等,因此平日居家的口腔保養清潔維護是必要而且很重要的。
3.近年發現一些骨質疏鬆的治療藥物會影響骨頭代謝,併發骨質發炎的症狀,此亦可能造成植體的鬆脫。
4.有些患者夜間有嚴重磨牙,或飲食過大之咬合力量,因為過大之咬合力量,可能導致植入的人工牙根受力過重,將使骨頭吸收而導致植體鬆脫,甚至造成人工植牙植體斷裂。
5.失敗的原因可能來自牙醫師或相關操作人員,如牙體技師的經驗不足,由於術前評估及治療計畫不夠完善,人工植體的選擇不合適、人工植牙種植角度、方向及位置不對,或是齒槽骨補骨手術未做好評估而不成功,牙周補骨材質與傷口處理不夠理想,以及假牙材質及設計不良等,都是可能導致植體治療失敗的原因。
人工植牙術後口腔保健及照顧方式如下:人工植牙植體及假牙之零件及螺絲,在長期咬合力撞擊之下可能鬆動,病患一旦發現有這種情形,須儘速回診請牙醫師加以旋緊或採取其他處置。避免抽煙及吃檳榔,不要咬硬物〈如甘蔗、軟骨、乾果殼、蟹殼、碎骨等食物〉,若有磨牙習慣者可能需戴保護牙托,避免植體受力。
植體長期位於口腔環境中,其周圍之牙周組織可能被細菌破壞,而產生植體之牙周病、發炎或骨喪失,造成植體鬆動或失敗,所以必須維持良好口腔衛生習慣並定期回診,以延長人工植牙之壽命。植牙後第1年要每3個月複檢1次,以後每年至少複檢2次,以確保植牙品質,維持良好功能。
文/楊沛青教授
留言列表